笔趣阁顶点

笔趣阁顶点>与非遗有关的作文 > 凯里板凳舞(第1页)

凯里板凳舞(第1页)

凯里:别名苗岭明珠,“凯”苗语为“木佬人”、“里”为“田”。

苗族板凳舞:是凯里苗族妇女酒后即兴的一种舞蹈,与酒相存,无酒无舞。

板凳舞是苗家人喝酒助兴的舞蹈,妇女们借酒兴而起舞。

舞时,脚踩脚,板凳和屁股相撞,妙趣横生。

同时,舞兴助酒兴,直到人醉兴尽。

因此,板凳舞又是苗家人的醉舞。

在凯里苗寨里,每逢“满月”酒、过春节,酒后,就兴跳板凳舞。

跳舞的苗族妇女,上穿对襟衣,下穿中短裙,每人双手各拿一只小板凳,边敲板凳边从场坝的两边跳向中央,围成圈。

舞蹈的动作是:先出右脚向前,脚跟踩三下(有的地方只点两下),手中的板凳也敲三下(有的地方只敲两下),然后换左脚重复右脚的动作,节奏是34拍或44拍。

之后,队形变成两队,面对面地跳,跳的动作和节奏如前,边跳边伸出手中的板凳相互击两下。

跳舞时,舞者故意相互踩对方的脚,屁股对屁股相互撞击,身上的裙子飞扬,妙趣横生,如此反复狂舞狂敲,手中的板凳有的被敲破。看到有板凳敲破,主人家高兴地来敬酒助兴,意思是板凳打破是“打发”。

跳舞之中,谁的脚步错了,走错了队形,就要被罚酒。喝了酒后,妇女们借着酒兴又狂跳起来,直到尽兴方休。

凯里板凳舞的舞蹈形式有两种:一种是只跳不唱,以炉山镇为代表;另一种是又跳又唱,分别以旁海、三棵树两地为代表,唱的内容大致有:“亲家哟亲家哟亲家真亲哟亲家的鼻子又长又长傻乎乎去扛木头扛不动哟用力扛……”意思是穷亲家攀富亲家,攀不上也用力攀。

凯里的苗家人认为,板凳舞是庆贺喜事和节日的舞蹈,只有嫁娶、生子“做满月”以及“过年”等喜事和节日跳。

苗族板凳舞发源于原始社会,生长在民间,是一种原汁原味的古代舞,是苗族妇女酒后自娱性的一种舞蹈。

它因酒兴而起,它的动作粗犷,激越、表情热情奔放,表现了苗族人民不屈不挠的性格,吸引远乡近邻亲朋好友或喝酒或跳舞,使感情得到释放,亲情更加融洽。

因此,它是增进民族团结,建设农村和谐人际关系的纽带。

凯里市,万博广场。

阿布与非非经过几天长途跋涉,分别去了丹寨万达小镇观赏了锦鸡舞,雷山享受了听觉盛宴苗族飞歌,台江施洞吃了姊妹节的五色糯米饭,于凯里苗侗风情园科普苗族板凳舞。

黔东南州民族博物馆。这是阿布人生中进入的第一座博物馆,非常期待与闺蜜的分享。

有《州情馆》、《民族文化馆》、《服饰馆》、《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四个基本陈列展和一《临时展馆》,共有藏品12000多件,收藏有元、明、清等时期的苗族、侗族民族服饰及部分祭祖和生活用具,馆藏文物分为出土类、革命社建类、生产生活类。

州情馆位于博物馆一楼西侧展厅,以珍贵文物为主要见证,以“远古黔东南”、“悠久的历史”、“木材东流-文化西渐”、“农民战争”、“中国工农红军在黔东南的活动”、“奥运火炬在黔东南”、“黔东南旅游资源”等7个部分全面展现黔东南文明持续不断的发展和全州各族人民共同缔造多民族聚居的历史进程,彰显黔东南苗、侗等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诸方面所取得的辉煌成就和对人类文明的伟大贡献。

服饰馆位于三楼西侧展厅,精选了黔东南州以苗侗为主的少数民族服饰、绣片、背带、银饰等精美华丽的展品展示给观众,具有较强的视觉冲击力,体现了黔东南州少数民族服饰多民族、多元化的特点。服饰品种较多,风格各异,它们是中国服饰中较为古老,保存相对完整的服饰之一。

黔东南州民族博物馆对黔东南州的人文地理及少数民族风情有一个比较详尽的介绍,文字、图片、实物都有陈列。

博物馆的外观融苗侗建筑艺术风格为一体,中央塔楼采用侗族鼓楼重檐形式,东西塔楼采用苗族吊脚楼形式,以外观来强调黔东南是“苗侗之乡”。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除心  新晋奶妈升职记  魔界太子是我哥  一胎二宝,总裁追妻上瘾  我没有对你一见钟情  少年武仙  无用的后勤  我的地仙界  她的星辰似海  非花令  总之谢谢还有再见  住在108的女孩  瑜伽感悟之生命探索  奈何朝暮与君思  被迫和拯救世界的男友异地恋  我陪你走的路不能忘哦  行难就  超凡三国之开局天下第一  快穿保姆养成记  人间一切都值得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